命理咨询 - 紫微斗数 - 案例分析 - 四柱八字 - 玄空环境 - 相学知识 - 起名咨询 - 周易八卦 - 感悟人生 - 命理资料 - 咨询联系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1895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1938年随其父移居英国,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先后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她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其父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甲午乙亥己卯壬申 十一月初七
┌─────────────────────────────┐
│      命理咨询服务 紫微斗数简化命盘www.mlzxfw.com         │
├──────-┬──────-┬──────-┬──────-┤
│天机         │紫微         │             │破军权       │
│             │             │天钺地劫     │天马         │
│破碎天厨旬空 │月解阴煞     │天刑天官天空 │孤辰截空     │
│官府 亡神病符│伏兵 将星岁建│大耗 攀鞍晦气│病符 岁驿丧门│
│     病  己巳│     衰  庚午│     帝旺辛未│83-92临官壬申│
│父母宫       │福德宫       │田宅宫       │官禄宫   身宫│
├──────-┼──────-┴──────-┼──────-┤
│七杀         │                            │             │
│             │                            │火星红鸾     │
│凤阁寡宿旬空 │性别: 女                    │天福截空     │
│博士 月煞吊客│                            │喜神 息神贯索│
│03-12死  戊辰│                            │73-82冠带癸酉│
│命宫         │农历: 甲午年十一月初七申时  │奴仆宫       │
├──────-┤                            ├──────-┤
│太阳忌天梁   │                            │廉贞禄天府   │
│擎羊地空天喜 │子年斗君:戌                 │天月封诰     │
│             │                            │龙池天才     │
│力士 咸池天德│                            │飞廉 华盖官符│
│13-22墓  丁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63-72沐浴甲戌│
│兄弟宫       │                            │迁移宫       │
├──────-┼──────-┬──────-┼──────-┤
│武曲科天相   │天同巨门     │贪狼         │太阴         │
│文昌禄存左辅 │天魁陀罗     │文曲右弼     │铃星         │
│天巫蜚廉天寿 │大耗         │虚哭         │天姚         │
│青龙 指背白虎│小耗 天煞龙德│将军 灾煞大耗│奏书 劫煞小耗│
│23-32绝  丙寅│33-42胎  丁丑│43-52养  丙子│53-62长生乙亥│
│夫妻宫       │子女宫       │财帛宫       │疾厄宫       │
└──────-┴──────-┴──────-┴──────-┘ 
中文名安娜·弗洛伊德外文名Anna Freud出生地奥地利出生日期1895年12月3日逝世日期1982年10月9日职    业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毕业院校美国杜克大学主要成就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
目录1生平简介
安娜·弗洛伊德并较早应用游戏疗法,对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治疗技术的改进起过积极作用。著有《儿童的心理分析治疗》(1946)、《儿童期的常态和病态》(1965)等书。1982年10月9日逝世。
安娜·弗洛伊德于1895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她是弗洛伊德六个子女中年龄最小的,据说也是他最宠爱的。
在安娜出世以前,弗洛伊德曾希望她是个男孩,1895年10月他曾给好友威廉·弗立斯写信说:“您不会反对我把即将出生的儿子取名叫威廉吧?如果他是个女儿,就取名叫安娜。”安娜出生以后,弗洛伊德又写信告诉弗立斯:“如果生的是个儿子我就会打电报通知您,因为他要按您的名字来取名。但是由于生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小姑娘,所以您只能迟些得到消息了。她是在我进行咨询时于今天3点15分出生的。”
1912年安娜在维也纳的考泰季中学毕业,此后她没有上过大学。中学毕业后,她曾担任过小学教师。从1918年开始,她开始参加父亲的精神分析工作,还被允许参加著名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星期三研讨会,并在弗洛伊德的朋友魏格纳·乔莱格教授的维也纳精神病教学医院里参加古典精神分析的学习。1923年开始做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1925—1928年曾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并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教育学院院长,她还积极参加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活动,并担任过该会的名誉主席。1928年她发表了《儿童分析技术导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她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的治疗法。1936年她发表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1938年,由于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安娜陪同父亲逃离维也纳,流亡到英国伦敦定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伦敦的汉普斯特德战时保育院工作,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此期间她和一位同事,美国人多萝西·伯林海姆合著了三本书,《战时的幼儿》(1942)、《无家可归的婴儿》(1943)、《战争与儿童》(1943)。战争期间她创办和领导了汉普斯特德·韦尔保育室,战后她又创办了汉普斯特德儿童诊护所,在那里她开设了儿童心理治疗课程,并对精神紊乱的儿童和成人
安娜·弗洛伊德的父亲s·弗洛伊德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析治疗。此外她还开办了一个健康儿童科,一个因社会案件而设的幼儿班和一个专收盲童的幼儿班。1952年起她担任这个诊疗所的所长直到1982年逝世。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1950年),杰佛森医学院(1964年),芝加哥大学(1966年),耶鲁大学(1968年),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197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8年),英国剑桥大学(1980年)。1982年10月9日,安娜·弗洛伊德逝世于英国伦敦,享年87岁。 安娜·弗洛伊德长得很美丽,是弗洛伊德的指环门徒。于1918年她23岁时开始接受弗洛伊德的分析。直到1922年中断,Anna每周接受6个小时的分析,时间在晚上10点钟。另一阶段的分析从1924年开始。尽管其他资料描述了在1925年后分析的终止,但从Anna和EvaRosenfeld的信可以清楚地看出,Anna直到1929年9月仍在接受她父亲的分析治疗。在1927年9月给JoanRiviere的信中,弗洛伊德用明显的紧张感将自己描述作为“控制性的分析治疗师”。直到1970年,Anna的分析师的身份才被人知道。就在那时候,作为一个成年人,Anna以前的被分析者PeterHeller(弗洛伊德的被分析者DorothyBurlingham的女婿)在Dorothy在场的情况下,问Anna谁是她的分析师,她会意地和Dorothy交换了一下眼色,但保持了沉默(P Heller personalcommunication,4月6日,1991年)。
在给他女儿分析的最初时期,弗洛伊德也为AbramKardiner作分析,在一次为Kardiner分析的时间里,弗洛伊德提到了Anna及她的未婚状况,请Kardiner为他参谋。Kardiner已经听说了Anna接受他父亲精神分析的传闻,但他并没有问这个问题。Kardiner相信弗洛伊德的很多男性追随者都企图成为他的女婿。Anna一生未嫁,她一直陪伴她的父亲度过他的余生,作为一个同伴、打字员、合作者、保姆。尽管她未受过大学教育,但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她还是得到认可,而且非同一般。到底是怎样的不平常呢?那就是她的分析非常实在。在她获得学位时,弗洛伊德已62岁高龄了。他认为Anna的分析非常有效体现在两篇理论性文章里,那就是“一个被打的孩子”(1919年)和“性别之间解剖学差异的若干精神结果”(1925)。在1935年弗洛伊德给EduardoWeiss的信中,他显然是用成功来形容她的治疗。
安娜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 S.弗洛伊德六个子女中唯一继承父业的人。在她出世以前,S.弗洛伊德曾希望她是个男孩。自幼不受父亲重视,她自己曾在与朋友信函中称当时如果有避孕药,她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
但她并未让父亲失望,自幼对学术有兴趣,15岁以前已经开始阅读父亲的论文,自行研习精神分析。14岁即出席旁听父亲主持的精神分析研讨会。23岁曾因连夜恶梦而陷入情绪困扰,经由父亲连续分析治疗达4年之久,这时她才真正接触心理学。当时她每周接受6个小时的分析,时间在晚上10点钟,直到 1922 年中断,但从1924 年开始后的几年中,她仍断断续续接受其父的精神分析。1920年,父女两人一块儿参加了在海牙举行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22 年安娜获准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取得正式会员资格。1924年首次在学会提出研究报告,题为《击败幻想与白日梦》,引起精神分析学界重视。该报告内容时她对白日梦患者的个案研究,实际上那个患者就是她自己。
1923-1938 年,她在维也纳私人开业,从事精神分析治疗工作。1925-1928年曾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并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教育学院院长,她还积极参加了国际
微精神分析学书籍精神分析学会的活动,并担任过该会的名誉主席。1938 年,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之初,安娜曾被德军逮捕,获释后陪同父亲赴英国伦敦避难,一面照顾已患口腔癌多年的父亲,一面继续在伦敦从事儿童精神治疗工作。
1939-1945年,她在维也纳创办了一所私立小学,将原来用于病人的精神分析理念扩展用在教育上以研究儿童。后来成为著名心理学家的 E.艾里克森,当时即在该校任教,并跟随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研究。与此同时,她还在英国伦敦创办汉普斯特战争疗养院。机构创办初期,照顾在战争中和双亲失散的小孩,战后她改为儿童诊护所,开设儿童心理治疗课程,并对精神紊乱的儿童和成人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析治疗。这一时期她还走遍欧美,作专业和通俗的精神分析讲演,并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和儿童研究中心的访问教授。此外她还开办了一个健康儿童科,一个因社会案件而设的幼儿班和一个专收盲童的幼儿班。1952年起她担任汉普斯特诊疗所的所长直到逝世。
安娜未接受大学教育,无正式学历,学术成就全靠自修,她终身未婚。一般认为,安娜在心理学上最大的贡献乃是她对父亲的牺牲奉献,当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尚未得到重视,唯安娜仍坚守在父旁。1923 年弗洛伊德患口腔癌,开始依赖安娜的照顾及看护工作。当他需远赴柏林进行治疗,陪伴他的只有安娜。因为弗洛伊德患重病,一个保护心理学的秘密组织成立,安娜是其中一个组员,她要求其它组员捐出一只指环以示信任。那年开始,安娜便成为弗洛伊德的秘书及代理了。而当奥地利被德国纳粹入侵时,安娜还为了保护父亲,代父接受盖世太保的侦讯。此外,她协助S.弗洛伊德使其晚年著作得以出版,并编纂了24卷的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安娜本人在心理学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我心理学
安娜·弗洛伊德对儿童的心理分析与她的自我心理学说很有些关系。弗洛伊德把自我当作“本我的佣人”来看待,自我把绝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因而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我影响的,安娜·弗洛伊德则不同,她反对过分强调本我,而强调要给予自我以应有的重视。她认为从临床的角度,更应该重视自我。
安娜认为人在幼儿时期,个体的自我十分软弱,行为常常受本我驱使。随着儿童的发展,在社会现实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自我和本我都发生了变化。自我不再是一味地服从本我
弗洛伊德作为临床实验和治疗的床,它对客观现实的态度逐渐超越了俄狄浦斯情结。
儿童进入青春期之后,他(她)就不再完全依赖父母,认同作用开始取代他的客体爱(object—love)。此时他的自我能够控制本我的愿望满足了,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希望、要求和理想等都在儿童的内心发生了心力内投。这时超我开始建立起来,就是说,青春期的自我在控制本能过程的斗争中获得了一个新的同伴——超我。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就不再无节制地满足本我的欲望,否则它就会同超我发生冲突,而受到良心的谴责。然而自我和本我之间并未停止斗争。随着生理过程的发展,出现了本能过程的新刺激,这就是力比多参与到青春期的生理过程中来了。使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心理平衡被打破,这两种结构之间出现了新的内部冲突。最初,受本我控制的力比多还比较少,随着青春期生理过程的发展,受本我控制的力比多数量日益增多。如攻击性冲动,嗜食,顽皮,对口欲和肛欲的兴趣,粗鲁野蛮的行为,以及童年早期的某些性观念等都开始表现出来。不过,现在的情况与童年期不同,青春期的自我一方面要满足本我,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超我的要求(即按照社会道德标准)办事,有时为了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或者为了防止由此而引起的焦虑,自我便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防御机制,力图以此来改变心理上的失调,进一步适应环境和使心理得到安慰。
她认为,自我是一个媒介,要了解本我和超我,必须通过自我。这样的自我观,自然让她的治疗观也不同,她说:“研究本我及其活动方式永远不过是达到目的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始终如一的:及矫正心理异常,使自我恢复其统一性。”
精神分析学书籍据说她的自我观是她父亲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她给父亲做了16年的秘书,这种说法也是可信的。弗洛伊德在写《论自恋》(1914)的时候就提出了自我本能,就描述了自我依照现实原则行事的功能。到1923年的时候,在《自我和本我》中,他就已经不把自我仅仅当做一种本能形式来处理,而把自我当作一个独立的结构。但在《精神分析纲要》中,他还是坚持认为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
安娜·弗洛伊德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有些近似,但出发点不同。弗洛伊德到死都不忘他的科学心理学的任务,这离开了他的metapsychology是不行的。安娜则只想用理论说明、解释、指导临床工作,自然是研究ego就够了。安娜是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的老师,这两个人的理论中都有安娜的理论的影子。他们的理论又对客体关系学派有重要的影响。由自我心理学出发,安娜论述了她的两大理论成就——防御机制和儿童精神分析。
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断断续续地提出了一些自我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对此做了系统的归纳。她整理了其父亲提出的十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她自己提出的五种防御机制。在安娜看来,这些自我防御机制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志,作为探讨神经症起因的必要手段。
安娜在伦敦的时候,观察了一些战争创伤后长大的儿童,这些孩子一、两岁就失去父母,颠沛流离。她说“这些 孩子非常神经过敏,心神不安,富有攻击性,难以控制。他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体性欲行为(autoeroticism),有些人甚至出现了神经症状的萌芽,但是他们既不是有先天缺陷者,也不是有违法犯罪行为者,更不是精神病患者。”从这些观察和分析中,安娜坚定地认为生命初期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甚至认为“个性的一切特征在五岁以前就确定了。”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安娜愈益清楚地认识到,对儿童的精神分析比单纯把正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到儿童之中更为复杂。安娜认为,儿童正在向成熟发展,他的身心既是脆弱的,又隐含着巨大发展的可塑性。所以儿童分析者不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神经症状上,而应该集中在儿童未来的心理健康这一发展目标上。在安娜看来,具体的神经症状只是儿童心理问题的一小部分,而真正威胁儿童心理发展的障碍却主要在于他所关心的对象,是它导致和控制着儿童的神经症状。此外,即使儿童在行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时,这些症状在儿童的生活史中也具有和成人大不相同的含义。因此,儿童精神分析决不能完全照搬正统精神分析的方法。安娜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体系,它强调的是人格的形成,探索的是造成人格畸形发展的原因,高度重视的是对人格健康发展的严重威胁,而对那些给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的不太严重但又不可避免的伤害则不予理睬。
安娜在她 1936 年的《自我与防卫机制》一书,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指出人类的最重要的防卫机制是压抑。所谓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是指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安娜一共论述了 15 种。
发布者: 岑宵子  
2014-12-0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