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咨询 - 紫微斗数 - 案例分析 - 四柱八字 - 玄空环境 - 相学知识 - 起名咨询 - 周易八卦 - 感悟人生 - 命理资料 - 咨询联系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13-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3年后,曾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员。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1894清光绪廿一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00七岁入私塾读书‘1903十岁进果育小学就读’1905十二岁父逝;1906十三岁入常州中学堂1910十七岁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适逢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遂辍学1911十八岁任教无锡三兼小学,为教学生涯之始1918廿四岁任教鸿模学校,即原果育小学,出版《论语文解》1919廿五岁任后宅泰伯市初小校长1922廿八岁赴厦门任教集美学校为任职中学教师之始
1923廿九岁任教江苏省无锡第三师范学校1927卅三岁转任教苏州中学1928卅四岁妻殁、儿殇、兄亡连遭三丧1930卅六岁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后任教北京燕京大学为任教大学之始1931卅七岁任教北京大学历史系,并兼课清华、燕京、北师大1935四一岁出版《先秦诸子系年》1937四三岁随政局南迁,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39四五岁《国史大纲》脱稿,回苏州侍母一载1941四七岁往成都任教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及武汉大学1943四九岁先后任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1944五十岁撰文《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号召知识分子投笔从戎1946五二岁赴昆明任教五华学院、兼任云南大学1948五四岁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课余撰《湖上闲思录》1949五五岁赴港任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五六岁成立新亚书院、应邀赴台讲演1951五七岁为筹办新亚书院台湾分校滞台数月,未果。1952五八岁4月,在淡江文理学院惊声堂讲演,屋顶泥块坠落击中头部晕厥送医。1955六一岁新亚研究所成立,访日,“教育部”颁赠学术奖章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56六二岁新亚书院农圃道校舍暑期落成,为自有校舍之始与胡美琦女士九龙缔婚1957六三岁新亚书院增设艺术专修科1960六六岁赴耶鲁大学讲学,课余撰《论语新解》耶大颁赠名誉博士学位后赴欧访问1961六七岁新亚书院理学院成立1963六九岁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曾辞新亚书院院长职1965七一岁正式卸任新亚书院院长,离港赴吉隆坡马来亚大学讲学
1967七三岁十月迁居台北1968七四岁迁入素书楼,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69七五岁任“中国文化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故宫博物院”聘为研究员1974八十岁撰《八十忆双亲》1976八二岁是年冬,胃病剧作,几不治1978八四岁该年常病,目不能视,抱病赴港任新亚书院"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主讲人。1979八五岁赴港出席新亚三十年纪念会1980八六岁与三子、幼女会于香港,卅二载未见,得七日相聚1981八七岁与长女、长侄晤聚香港,五子女两年内分别见面1984九十岁获颁行政院文化奖章
1986九二岁为文化大学历史研究所学生上最后一课1988九四岁在家中授课至是年方休1989九五岁赴港参加新亚四十年纪念会1990九六岁六月一日迁出素书楼八月卅日逝于杭州南路寓所
发布者: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