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咨询 - 紫微斗数 - 案例分析 - 四柱八字 - 玄空环境 - 相学知识 - 起名咨询 - 周易八卦 - 感悟人生 - 命理资料 - 咨询联系

孙承宗探花督师阁部,癸亥甲寅甲辰壬申,运:癸丑壬子辛亥庚戌己酉戊申。
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举人。后来,因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抚,孙承宗随行。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承宗喜欢跟老将及退役兵卒究问险要边情,史称“伏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因而“晓畅边事”[2]。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后承宗进入詹事府做事,辅导当时的皇太子朱常洛学习,即后来的明光宗。不料光宗继位仅一个月即驾崩,年仅16岁的太子即位,即明熹宗,孙承宗继而做了熹宗的老师。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
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后因明朝丢失广宁,辽东经略王在晋去职,天启帝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经略辽东四年,以为“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监阵,而以文官拨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此极弊也。今天下当重将权。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3],期间大胆起用袁崇焕、孙元化、鹿善继、茅元仪等人,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后金按兵不敢动。
天启五年,魏忠贤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为承宗所鄙视[5],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6],马世龙因冒进兵败[7][8],忠贤以承宗不附已,借口马世龙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军用物资,参劾承宗[9],后以高第代为经略,十五日,批准孙承宗回籍养病[10]。
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长城,进大安口、遵化,袁崇焕被执下狱,承宗力保祖大寿,复用承宗为督师,移镇山海关,修建入海长城之“老龙头”,且于建后由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题字“宁海城”于“老龙头”城楼上,辽左得以粗安。
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克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史称“遵永大捷”。崇祯四年八月(1631年),清军攻大凌河,祖大寿坚守城池,命宋伟、吴襄救援,二将阵前不和,祖大寿被逼杀何可纲而降清。明思宗因此罢孙承宗官。家居七年。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长城,犯保定,攻高阳。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明思宗闻讯,追复其故官,给予祭葬。
发布者: 岑宵子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