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卢永祥 丁卯庚戌乙亥丁丑 紫微为阳梁照命。 4岁运: 支神与未宫,三合木局,弱而不弱。丁火透出天干,丑虚刑开火库,又在寒露十日后,正属丁火用事之秋,取杂气木火真伤官格,毫无疑义。庚金官星,与丑戌辛煞,则又以伤官驾煞论矣。真伤官格,假煞为权,故名盛一时。廿五以后,一派火运,渐入佳境;乙运挈身,又生扶丁火,强台直上,亦固其所。巳亥冲马,一麾出镇,巳丑会煞;己未年,丑未冲开煞库,杀印相生,故开府临安。辛酉一年,酉卯冲禄,癸亥一年,癸丁克战,故此两年内,虎尾春冰,其象每见。惟辛酉年,即已交足甲运,乙木阴柔,见藤萝系甲为福,今年又值甲子,亥丑中拱子水贵人,所谓见不见之形,岁君值之,知属大吉(流年不以填实论)。明年乙丑,又刑开煞库,权位尤隆。丙寅六十岁,交入辰运,丁卯戊辰,均系佳境,惟己巳一年,天冲地克,急流勇退。癸运伤丁,壬申年防大限。 ┌─────────────────────────────┐ │ 命理咨询服务 紫微斗数简化盘www.mlzxfw.com │ ├──────-┬──────-┬──────-┬──────-┤ │天机科陀罗 │紫微禄存 │擎羊 │ │ │ │ │ │破军 │ │文曲命主 │ │台铺 │恩光 │ │天刑天马天巫 │ │ │大耗 │ │45-54病 乙巳│35-44衰 丙午│25-34帝旺丁未│15-24临官戊申│ │财帛宫 │子女宫 │夫妻宫 │兄弟宫 │ ├──────-┼──────-┴──────-┼──────-┤ │ │ │天钺 │ │七杀 │ │ │ │天贵 │性别: 男 │文昌诰乡 │ │月解天空 │ │天姚 │ │55-64死 甲辰│ │05-14冠带己酉│ │疾厄宫 │农历: 丁卯年九月廿五丑时 │命宫 │ ├──────-┤ ├──────-┤ │太阳 │ │廉贞 │ │天梁 │子年斗君:巳 │天府 │ │截空 │ │地空旬空 │ │ │ │火星阴煞 │ │65-74墓 癸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 沐浴庚戌│ │迁移宫 │ │父母宫 │ ├──────-┼──────-┬──────-┼──────-┤ │武曲天官 │天同权 │ │天魁天福 │ │天相 │巨门忌 │贪狼 │太阴禄 │ │八座截空 │ │地劫三台 │旬空 │ │右弼天月 │寡宿 │左辅 │铃星 │ │75-84绝 壬寅│85-94胎 癸丑│ 养 壬子│ 长生辛亥│ │奴仆宫 │官禄宫 │田宅宫 │福德宫 身宫│ └──────-┴──────-┴──────-┴──────-┘ 卢永祥(1867~1933) 原名卢振河,字子嘉。济阳人。皖系军阀。幼时家贫,1890年投军。1895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与段琪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期间任淮军队官,后任武卫右军管带。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卢随袁世凯赴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任山东武卫右军先锋队右营帮带、北洋二十镇协统。因镇压滦州起义军有功,先后加记名总兵、提督、副都统军衔。1902年,任左翼步兵第四营营长。后北洋常备军扩编为6个镇,历任陆军第二镇标统、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第三镇第五协统领,驻防奉天、锦州、长春等地。 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十师师长,淞沪护军副使和护军使,会办江苏军务,浙江督军等职。 辛亥革命爆发后,卢永祥随第三镇统制曹锟入关,奉命去山西井陉、固关地区镇压革命,因“功”加记总兵、提督衔,赏“巴图鲁”名号。 1915年拥护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男爵。后又参加镇压滦州起义和“二次革命”。 1916年袁世凯死后投靠段祺瑞归入皖系,成为皖系军阀干将之一。 1917年1月,他升任淞沪护军使。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掌北京政府权柄,为扩大皖系势力,任命卢永祥以淞沪护军使兼江苏省军务会办。段决定征湘、平粤、讨滇同时并举,拟派卢永祥为湘粤方面军总司令,因遭直系势力反对,不得不将卢永祥留在上海,以随时应付长江下游的意外事变。 1919年8月,卢永祥改署浙江省督军。1920年直皖战争后,皖系势力大大削弱,卢永祥部成了皖系的主要支柱。为了对抗直系军阀,保持浙江地盘,卢永祥于1921年6月4日发表豪电,主张“各省自定省宪,实现地方自治”,在浙江成立“省宪起 草委员会” 。1922年6月,卢永祥又宣告浙江自行废督,自己改任浙江善后督办。卢的通电,得到了南方各地方军阀的支持和响应。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把持北京政府。卢永祥与何丰林为了保持浙江、上海地盘,与张作霖、孙中山联络,结成“反直三角同盟”。 1924年与江苏督军齐燮元因争夺上海,发生“江浙战争”,任浙沪联军总司令。由于孙传芳从福建出兵配合齐燮元大举进攻浙江,加之卢军内部发生兵变,结果浙沪军大败。北京政府下令免去卢永祥浙江军务和官勋,任命齐燮元兼淞沪护军使,孙传芳兼任浙江军务督理和闽浙巡阅使。卢永祥无立足之地,被迫于10月13日偕何丰林、臧致平等逃往日本。 10月,直军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溃败,曹锟被困,推翻直系统治,拥段祺瑞成立临时执政府。北洋政府大权落入段祺瑞、张作霖之手。张作霖大军南下,打败齐燮元,占领苏皖,卢闻讯,立即从日本启程回国,不久被临时执政府任命为直隶军务善后督办。奉军乘直系统治垮台,向南方扩张地盘。12月,奉军张宗昌部举兵进攻江苏齐燮元。段祺瑞借奉军势力派卢永祥南下,恢复皖系地盘。卢永祥遂任苏皖宣抚使。 12月间,孙传芳反攻苏皖,驱走奉军。1925年1月10日,卢到达南京后组织宣抚军,自兼江苏军务督办。 8月卢卢永祥因受奉系军阀排挤辞职,隐居天津。1933年年病死于天津,时年67岁。 卢永祥在外40余年,极少回家,但乡土观念颇重,曾出资在县内修建水坝、学校、民刑看守所及印刷[民国]《济阳县志》等。 发布者:
岑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