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咨询 - 紫微斗数 - 案例分析 - 四柱八字 - 玄空环境 - 相学知识 - 起名咨询 - 周易八卦 - 感悟人生 - 命理资料 - 咨询联系

黄光升(1506-1586年),字明举,号葵峰,明•泉州晋江潘湖垵边临漳人。 累官户刑二尚书,是明代一位倡导教育兴国尊师重教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水利学家和历史学家,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 遭迫害入狱。
丙寅庚寅乙酉丁丑 
  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详见《中国历史大辞典》第3681页)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世宗死后获释。海瑞隆庆四年曾前往福建晋江潘湖黄光升尚书府拜谒黄光升,以表营护之恩,有潘湖海瑞歇马庙可证及《中国历史大辞典》第3681页有载。其主张和倡导“昔我先皇之有天下也,惟是教学为先”及“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思想被刻入泉州府学碑。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特钦赐御匾《尚书允敬承》赠予潘湖临漳黄光升。 
  万历十四年(1586年)黄光升卒后,黄文简应光升子乔栋、乔棠所请,为作《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行状》中曰“黄生自游庠校时,辄已知景影,公既从宦,强半家居,得陪公杖愦之末奉渠诲,故知公详,谨次公生平行状,文岳大笔采挥焉。”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综述旧《郡志》、《闽书》、黄文简撰《行状》、《道南源委》、新《郡志》、《通志》等有关记述,亦为作《传》。《泉州历史网分段按注如下。 
  明万历已丑进士 
  清•李清馥:“黄光升,字明举,别号葵峰,晋江人。父绶,接蔡文庄(蔡清)学派。 
  光升登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为吏部选人,即明法律、书数、考论、国家掌故。”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公讳光升,字明举,明•嘉靖七年戊子(1528年)荐于乡(中举人),越明年已丑(1529年)成进士。” 初授浙江长兴令。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授长兴令,理烦治剧,纪纲肃然。”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 
  “令浙江长兴(县)。 
  故剧邑也,赋役浩穰,吏缘为奸,又多傅图虚粮,铍输者苦之。公躬自综覆,定输收夤卷,仍下首正之令,俾各以顷亩自实。吏民惮公严明,莫敢隐蔽,瑶赋为之一清。 
  邑名家贵人善请寄,其百姓故善讼。公屏谢馈遗,以古悬鱼自励,人亦不敢以私谒两造至前,既得情立遣之,有‘讼庭如水’之谣焉。 
  薄书于余暇,则延诸隽士,为校艺讲业,斌斌多兴起者。 
  居五年,以治行冠于两浙。” 
  刑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擢刑科给事中,以艰归。服阕,起兵科。”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年)秋,奉圣书征;是冬拜刑科给事中。(在官严诬告、权轻重、详讼词、惩奸慝、省佐证。)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年),遭母(吴氏)丧归(晋江潘湖)。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年),免丧还朝,复补兵科。” 
  浙江按察司佥事、浙江布政司参议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以刚介不阿时相,出为浙江佥事。迁参政,修筑海塘以收水利。”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 
  “时信州(宰辅夏言,江西信州人)柄国方兴,霍尚书韬、郭通候熏互相诋讦。公昌言:‘大臣宜和衷共济,而各分町畦日寻戈战,非所以尊朝廷定国是。’信州(夏言)衔之。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年),出为浙江按察司佥事,然未几而信州(夏言)归矣!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年),晋浙江布政司参议。信州(夏言)起家还政府 ,道浙东,诸藩臬多逆诸境上,公第遣剌候道而巳。信州(夏言)念前隙,恚甚然,亦不能中也。” 
  广东按察司副使、四川布政司左参政、广东按察使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 
  “历广东按察使 。 
  时海寇为患,光升下令能捕获者,与所获财物,寇遂息。 
  安南莫正中与莫浤翼争立,败而来归,其酋范氏(范子仪)、潘氏以兵攻钦州,索正中殊急。光升密授主将俞大猷方略,伏兵挫之。二酋奔,浤翼斩之以献,寻率其党听命,安南以安。 
  已而复有讨定瑶黎及俘新会贼功。”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 :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晋广东按察司副使。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年),晋四川布政司左参政。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年),晋广东按察使。 
  公居官皆累阀积资,若循阶而登,少跹躐处,所至率懋声迹。 
  在浙江职,董水利,力排众议,修筑捍海塘,改竣诸暨泌湖蓄泄,山会萧 (萧山)、诸(诸暨)之水,(山阴、会稽[今绍兴县]、萧山、诸暨)四邑籍不苦甘旱涝,民迄于今德之。(还提倡兴学,编写县志,政绩显著。) 
  在广东职,巡视海道,兼管市舶。(广东沿海民众有的挟舸入海和夷人互市,时有抢掠;加上不法官吏侵削,“夷市” 课税入库只有十分之一)公檄下滨海,郡邑严干摄之令,诸小民修牢盆业,及诸夷持贷贸易者,为详讥察程缗笄,诸奸猾无得渔猎其间,夷、民均利,军兴赖以饶给。(征得“夷税”十减其六,而课入库银却加倍增长。) 
  (越南) 交南莫正中与土舍莫宏翼争立,败而来归(到广东避难),逆酋围钦州 (今广西钦州县),索正中殊急。(总督欧阳必进命黄光升速调东莞、新会二县守兵)公密授俞都督( 俞大猷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俞大猷)方略,伏兵海岛连战,大挫之。莫宏冀疑关听命,定秉承袭(明朝廷承认莫宏冀继承王位),交南以安。 
  它如连山(连岩)崖州之役,部勒诸将士讨定,征黎(瑶黎)殇厥,筑魁而止。事宁,督府奏捷,皆首最公功,顾卒无异擢也。 
  公居恒语人曰:‘人臣弟以不欺事君,以仁恕驭民,天下奚忧弗治矣。’ 总粤宪尤留意爰书,所平反冤狱甚众。 
  新会盗陈文伯剽据四出,督府檄公及两兵宪讨平之。诸将领获一贼,乱而绯袍,目为陈文伯也。同事者心动,将上功于督府,公引狄武襄事折之,竟中辍。其不欺类如此。” 
  四川布政司右布使、左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迁右副都御史,巡按四川。疏止采办丹砂、麸金及匀停水陆邮传,岁省民财数十万。会建三殿,需巨木,市鬻有法,不须加派。”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 
  “嘉靖卅三年甲寅(1554年),晋四川布政司右布使。 
  嘉靖卅四年乙卯(1555年),晋左使。 
  嘉靖卅六年丁巳(1557年),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公宦蜀中久,洞晰其民情利病,尝重编全省瑶籍,调适剂量,吏无得以意高下;核秋粮,剩余米,为势豪诡匿者抵免丁粮物料之派,遂永著为挈令。 
  (世宗崇信道教,笃信方士陶仲文)比开府,会(大享殿、大高元殿等)三殿营建,需钜材蜀中。公酌定郡邑大小、道里远近,给其组输运。诸司期会,移旁午盖,挥划瞬发以为常。且与诸长吏约曰:‘缓课督,杜侵明玩视兹禁。为百姓豺狼者,有朝廷三尺法在!’以故辇输不绝,而黔蒸忌劳。公猷闵然,叹曰:‘ 蜀民力惫矣!’又奏乞停取丹砂,免麸金,蒙罢焉。”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三殿)工成,擢兵部侍郎,总四川、湖广、贵州三省讨叛苗,抚降二十八寨。”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 
  “嘉靖卅九年庚申(1560年),晋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湖广、川、贵军务。 
  属苗夷煽叛,疆吏弗能制。公激荐士侄,选将俞大猷、石邦宪、安大朝等,属以兵事,戒侦候,密按伏,诸苗闻风瓦解矣!遂乃宣布恩信,俾携钥饭犊者为齐民,而诛剿其负险怙乱者。复下令勿燔聚落,勿逆壶浆,计前后所降二十八寨,所招回流移军民六百户。 
  事闻,世宗皇帝嘉公功,赐宝镪文绮。” 
  工部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召入工部,寻进南户部尚书。严嵩窃柄,政以贿成,诸督抚无能徒手保位者。光升自疏议外,绝不为私交。时光升著廉名,且有督木、抚苗功,嵩亦采舆论,以艰钜相畀意,不能无望也。” 
  明•黄文简《尚书赠太子少保黄恭肃公行状》: 
  “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改工部右侍郎,寻晋南京户部尚书。 
  先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振武营兵变(南京振武营因总督粮储侍郎 黄懋 ,官裁军饷,惹起变乱),戒主计大臣。 
  公至,则与大司马丰城李公协谋底定(黄光升一面疏请恢复军饷原额,一面及时处理负责处理军库主事黄鹗的不法行为,责成司法查覆,使“库藏为之一清”),疏请于朝曰:‘按令申江西、湖广转襄留都(南京),岁漕百二十八万。厥后戚输掳减,加以逋负漂失,戌卒警骜侍哺,遂脱巾。乞念根本重地,复会计原额。’部覆报可。自是戚漕百万,军输储不乏,卒伍无讹矣! 
  是时分宜(严嵩,江西分宜人)秉政,公疏议外,绝不为私交,分宜(严嵩)亦采舆论用。” 
  刑部尚书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恭肃黄葵峰先生光升》: 
  “嵩败,华亭徐阶雅相知,遂力推毂焉,自南京入长司寇。 
  时世宗暮年,谴戮不测,阶与光升斡旋调剂,求生法外,寓生法中,良亦有独苦者。所谳杨选、严世蕃、海瑞三狱,委曲平停,得从宽减。 
  给事中沈束以言事囚系十六年,光升疏乞蠲宥,有旨放为编民。”
发布者: 岑宵子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