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宗道(1560—1600) 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 庚申己卯壬子庚子 大运: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8岁运 公历3月12日,农历二月十六 ├──────-┬──────-┬──────-┬──────-┤ │武曲权 │太阳禄天福 │陀罗天钺 │天机禄存 │ │破军 │ │天府 │太阴科 │ │ │台铺八座天贵 │截空 │三台 │ │左辅天月 │ │ │解神 │ │25-34绝 辛巳│35-44胎 壬午│45-54养 癸未│55-64长生甲申│ │福德宫 │田宅宫 │官禄宫 │奴仆宫 │ ├──────-┼──────-┴──────-┼──────-┤ │天同忌 │ │紫微擎羊 │ │ │ │贪狼 │ │文曲命主 │性别: 男 │ │ │ │ │右弼 │ │15-24墓 庚辰│ │65-74沐浴乙酉│ │父母宫 │农历: 庚申年二月十六子时 │迁移宫 │ ├──────-┤ ├──────-┤ │ │ │ │ │ │子年斗君:亥 │巨门 │ │ │ │文昌 │ │ │ │铃星天刑 │ │05-14死 己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75-84冠带丙戌│ │命宫 身宫│ │疾厄宫 │ ├──────-┼──────-┬──────-┼──────-┤ │ │廉贞天魁 │ │天官 │ │ │七杀 │天梁 │天相 │ │封诰 │旬空 │恩光旬空 │地劫地空 │ │火星天姚天马 │ │阴煞 │天巫 │ │ 病 戊寅│ 衰 己丑│ 帝旺戊子│85-94临官丁亥│ │兄弟宫 │夫妻宫 │子女宫 │财帛宫 │ └──────-┴──────-┴──────-┴──────-┘ 袁宗道(1560—1600) 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四年(1586)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 生平简介 袁宗道(1560年3月13日~1600年12月9日)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礼部会试第一,殿试成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极盛一时的情况下,他独推白居易、苏轼,成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六年,三袁共同发起,在北京西郊崇国寺组织“蒲桃社”,吟诗撰文,抨击“七子”。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十一月四日(12月9日),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0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 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他的诗文创作无人云亦云之作,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创作如袁宏道一样存在着内容贫乏的缺点,这也是由他的创作思想导致的。 个人生平 袁宗道在明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弟宏道、中道时号三袁,宏道实为公安派领袖。他的一套系统理论,成为公安派文学纲领。他反对盲目拟古,主张文随时变,其目标是去伪存真,抒写性灵。他认为,性灵能导致文章的趣和韵,而它们是由“无心”或“童子之心”得来的。他推崇民间的通俗文学是“无闻无识”的“真声”。袁宏道的散文极富特色,清新明畅,卓然成家。今存其尺牍280余封,各类随笔200余篇。作品真切感人,语言浅显,无斧凿之迹。作有各体诗歌1700余首,成就不如散文。著有《敝箧集》、《锦帆集》、《解脱集》、《广陵集》、《瓶花斋集》、《潇碧堂集》、《破砚斋集》、《华嵩游草》等。今人钱伯城整理有《袁宏道集笺校》。 袁宗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发布者:
岑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