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孚敬阁老,张璁, 乙未戊子乙亥丙戌 10y: ┌─────────────────────────────┐ │ 命理咨询服务 紫微斗数简化命盘www.mlzxfw.com │ ├──────-┬──────-┬──────-┬──────-┤ │天机禄 │紫微科 │ │破军 │ │天马 │ │火星 │天钺铃星红鸾 │ │天寿旬空 │月解阴煞天厨 │天刑截空 │天福孤辰天空 │ │博士 岁驿吊客│官府 息神病符│伏兵 华盖岁建│大耗 劫煞晦气│ │ 临官辛巳│85-94冠带壬午│75-84沐浴癸未│65-74长生甲申│ │田宅宫 │官禄宫 │奴仆宫 │迁移宫 │ ├──────-┼──────-┴──────-┼──────-┤ │七杀 │ │ │ │擎羊台辅 │ │地劫 │ │天官寡宿旬空 │性别: 男 │天才 │ │力士 攀鞍天德│ │病符 灾煞丧门│ │ 帝旺庚辰│ │55-64养 乙酉│ │福德宫 │农历: 乙未年十一月廿九戌时 │疾厄宫 │ ├──────-┤ ├──────-┤ │太阳天梁权 │ │廉贞天府 │ │禄存 │子年斗君:子 │天月 │ │凤阁蜚廉 │ │ │ │青龙 将星白虎│ │喜神 天煞贯索│ │ 衰 己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45-54胎 丙戌│ │父母宫 │ │财帛宫 身宫│ ├──────-┼──────-┬──────-┼──────-┤ │武曲天相 │天同巨门 │贪狼 │太阴忌 │ │文曲陀罗左辅 │地空 │文昌天魁右弼 │ │ │天巫 │天虚破碎 │大耗 │天姚天哭龙池 │ │小耗 亡神龙德│将军 月煞大耗│奏书 咸池小耗│飞廉 指背官符│ │05-14病 戊寅│15-24死 己丑│25-34墓 戊子│35-44绝 丁亥│ │命宫 │兄弟宫 │夫妻宫 │子女宫 │ └──────-┴──────-┴──────-┴──────-┘ 张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号罗峰,卒谥文忠。汉族,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瓯海区)三都人,张璁因和明世宗嘉靖朱厚熜同音,世宗为其改名孚敬,赐字茂恭,明代政治家,官拜文渊阁大学士。 经历 嘉靖八年九月至嘉靖十年七月(1529年-1531年)、嘉靖十年十月至十一年八月(1531年-1532年)、嘉靖十二年四月至十四年四月(1533年-1535年)三度任当朝首辅。大奸似忠者。13岁时,题诗以卧龙自许。弱冠游乡校,督学使者惊其论议,以为前程不可限量。弘治十一年(1498)中举人,复七试不第。正德十三年(1518)在五都姚溪(今龙湾瑶溪)创办罗峰书院,有屋三间,园五亩,招收学生30余人,进行讲学。其间与王守仁有交往。 正德十六年(1521)始登进士,年已47岁。同年三月,武宗朱厚燳病死,无子,大臣拥立堂弟朱厚熜为帝。即位后,帝欲追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朝议援汉定陶、宋濮王故事,称明孝宗朱祐樘(武宗之父)为皇考,以朱祐杬为兴献帝,世宗不乐,议三上三却。璁时在部观政,七月初一上疏,认为“汉哀帝、宋英宗固定陶、濮王子,然成帝、仁宗皆预立为嗣,养之宫中”,和“今武宗无嗣”迎立“兴献王长子”,情况不同,前者属于继嗣,后者属于继统,因此力主尊本生父为皇考,世宗得疏大喜,但迫于武宗遗诏起草者杨廷和等的反对,未能更议,授璁南京刑部主事。 嘉靖二年(1523)十一月,同官桂萼上疏申论继统之说,世宗心动,复下廷议。三年正月,璁再上疏斥继嗣说“宁负天子,不敢忤权臣”,于是世宗排除阻挠,诏令璁进京议礼,升二人为翰林学士。继嗣派官员在杨廷和支持下“欲扑杀之”,璁冒死面折廷臣之非,得到世宗赞同。廷和子杨慎偕翰林学士三十六人以罢退相威胁,均遭斥责停俸,月余,杨慎、王元正等又发动疏谏和撼门大哭,世宗大怒,命锦衣卫拘捕为首者,廷杖死者十七人,下狱一百数十人,史称“大礼仪之争”。从此璁深得宠信。 四年冬,《大礼集议》成,进詹事兼翰林学士。五年七月,升兵部右侍郎,寻进左侍郎。六年,进《大礼要略》,命开馆纂修《明伦大典》,敕掌都察院事。冬,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七年正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七月《明伦大典》成,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八年九月,杨一清罢相,遂为首辅。十三年,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十四年春得疾,屡疏致仕,护送回乡。十八年二月六日卒,享年65岁,谥文忠,封赠太师。今鹿城人民西路妙果寺西侧有张璁碑亭纪念其人。张璁长子名张逊志。 人物评价 张璁在位期间“刚明峻洁,一心奉公”,坚决清理庄田,又被赐称为“太师”,退休后仅“祖庐三五间,莫避风雨”。张居正推崇张璁曰:“江陵于《世宗实录》,极推许永嘉(张璁),盖其才术相似,故心仪而瘫之赞叹。” 璁从进士到入参政务仅六年,位居首辅六年,备极宠荣,世所罕见。《明史》本传赞其政绩:“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既遇主,亦时进谠言。”“他若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先后殆尽,皆其力也。持身特廉,痛恶赃吏,一时苞苴路绝。”但对其“性狠愎、报复相寻、不护善类”亦有微词。他先是发动一些言官攻讦杨一清,使其下台。时夏言为人自负,仗着皇帝恩宠,数以事讦孚敬,孚敬隐忍未发,最后跟夏言争斗失败,不得已而致仕。可以说,嘉靖一朝的政治斗争就是由张璁开始。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初三,当时还是新科进士的张璁上疏支持明世宗朱厚熜,认为世宗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不可,而且汉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预先立为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已经是过继给汉成帝和宋仁宗,“其为人后之义甚明”。张璁建议朱厚熜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兴献王为明宪宗次子,明世宗父)。世宗见此奏章后大喜,称“我父子得以保全了”。但张璁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唯有先行妥协。 三年之后,世宗的地位已稳固,试图为父母封号加“皇”字。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与桂萼、胡铎等相互考证经史的张璁,与同僚等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嘉靖三年,张璁受杨一清帮助,得以奉召赴京,获世宗重用,委为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官至内阁首辅,世称“张阁老”。并迫使杨廷和辞职,而其他反对者都被下狱、贬官夺俸。张璁和桂萼等在朝廷中形成了“议礼派”,支持、奉迎皇帝,将议礼当作起家的政治资本,因此酝酿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挑起了议礼之争。 发布者:
岑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