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己巳丙寅己未甲寅 ┌─────────────────────────────┐ │ 命理咨询服务 紫微斗数简化盘www.mlzxfw.com │ ├──────-┬──────-┬──────-┬──────-┤ │禄存 │擎羊 │廉贞天钺 │ │ │天相 │天梁 │七杀 │ │ │ │文曲三台 │ │文昌台铺八座 │ │孤辰天空 │月解蜚廉天厨 │ │天刑天巫 │ │62-71绝 丁巳│72-81胎 戊午│82-91养 己未│ 长生庚申│ │迁移宫 │疾厄宫 │财帛宫 │子女宫 │ ├──────-┼──────-┴──────-┼──────-┤ │陀罗 │ │ │ │巨门命主 │ │ │ │ │性别: 男 │地空 │ │火星阴煞 │ │ │ │52-61墓 丙辰│ │ 沐浴辛酉│ │奴仆宫 │农历: 戊辰年腊月廿八寅时 │夫妻宫 │ ├──────-┤ ├──────-┤ │紫微天福天官 │ │天同 │ │贪狼禄 │子年斗君:卯 │ │ │ │ │诰乡恩光旬空 │ │左辅 │ │ │ │42-51死 乙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 冠带壬戌│ │官禄宫 身宫│ │兄弟宫 │ ├──────-┼──────-┬──────-┼──────-┤ │天机忌 │天魁 │太阳 │武曲 │ │太阴权 │天府 │ │破军 │ │ │地劫截空 │截空 │旬空 │ │天马天月 │寡宿 │铃星天姚 │右弼科大耗 │ │32-41病 甲寅│22-31衰 乙丑│12-21帝旺甲子│02-11临官癸亥│ │田宅宫 │福德宫 │父母宫 │命宫 │ └──────-┴──────-┴──────-┴──────-┘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和当时大多数美国农民一样,有很大的地需要辛苦耕种同时还要做这做那,曾经做过鞋匠、伐木工人和木匠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 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就去世了。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林肯也敬爱继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18岁那年,身材高大(1.93米)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 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在一场政治集会上他第一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选为州议员。 两年后,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不久又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并且帮助了他死去的朋友的儿子。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之后,1846年,他当选为美国众议员。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蓄奴主义者。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应归于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华盛顿取消奴隶制。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退出国会,继续当律师。 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揭晓,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 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次日身亡。5月4日,林肯葬于橡树岭公墓。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 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在边疆只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茫茫荒野,找到一个窝棚。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6年,17岁,已经什么农活都能干了,经常帮人打零工。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竟然赢了。 1835年,26岁,定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两次经商两次失败, 十一次竞选八次失败。为此也曾经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之极,担 心自己会不会再爬起来。 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婚姻和子女林肯的初恋是安·拉特利奇,在林肯初迁至新萨勒姆时相见;1835年,两人已经发展了关系,但并没有订婚。1835年8月25日她因病死去(较可能为伤寒),时年22岁。 1830年代初,林肯与自肯塔基来看望姊妹的玛丽·欧文斯相遇[27]。1836年,林肯表示如果玛丽回到新萨勒姆,便将与她相配。同年11月,玛丽回到了新萨勒姆,林肯也追求了她一段时间;然而两人对于这段关系却都有一定疑虑。1837年8月16日,林肯写信给玛丽,表示如果玛丽选择结束关系,他将不会怪罪她。玛丽没有回信,这段关系也就此终结[27]。 1840年,林肯与来自肯塔基州列克星敦一个富有奴隶主家庭的玛丽·托德订婚[28]。两人于1839年12月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相遇[29],并在次年12月订婚[30]。 婚礼原定在1841年1月1日举行,但林肯解除了婚约[29][31]。后来两人在一次聚会上再次相遇,并最终于1842年11月4日在玛丽已婚姊妹的宅邸(位于斯普林菲尔德)成婚[32]。林肯在准备婚礼时仍感到十分紧张,当旁人询问他要去哪里时,他回答:“我觉得是地狱。” 1844年,夫妻二人在斯普林菲尔德林肯的律师所边买下一座房产。玛丽·托德负责持家,时常有亲戚或仆人帮助[34]。1843年罗伯特·托德·林肯出生,1846年爱德华·贝克·林肯(埃迪)出生。林肯“非常喜爱孩子”[35],夫妻二人对自己的孩子也并不算严厉。 1850年1月1日,爱德华在斯普林菲尔德过世,死因可能是肺结核。1850年12月21日,“威利”·林肯出生,于1862年2月20日过世。林肯一家的第四子托马斯·“塔德”·林肯于1853年4月4日出生,1871年7月16日因心力衰竭死去,时年18岁[37]。罗伯特是唯一活到成年并育有子女的,他的最后一代后裔,外孙罗伯特·托德·林肯·贝克维斯于1985年去世[38]。 孩子的死亡对林肯夫妇的影响巨大。玛丽后来因孩子和丈夫的死深受折磨,1875年罗伯特短暂将她送进了一所精神病院。亚伯拉罕·林肯本人则受到“忧郁”的困扰,这一状况现今被称作临床抑郁症。 林肯的岳父居住于肯塔基州列克星敦,他和托德家族的其他成员都拥有奴隶或进行奴隶贸易。林肯与托德家族关系颇为密切,时常和家人一起拜访列克星敦的托德庄园。林肯是个十分慈爱的丈夫和父亲,虽然时常无法同家人共处。 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在边疆只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现行的5美元纸币上印的就是林肯的头像,由此可见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共产主义革命导师马克思十分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极其罕有的人物。” 发布者:
岑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