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虚云和尚,有道高僧。光绪八年七月初一,由普陀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直至五台山,途中饥寒交迫,数度遇险。辛亥革命,滇省协统李根源心恶佛教,下令捕之,虚云面询根源,言教佛法,李转而留之,数日后,山中忽现佛光,李目睹感动,遂拜为师。七十九岁,滇督唐继尧迎之以轿,虚云婉辞步行,途中遇匪,虚云以佛法劝止,众匪皆感泣而去。终年一百二十一岁。 1840年七月廿九:庚子甲申丁巳壬寅,3Y: 若阳历为9月5日,则农历为八月初十:庚申甲申丁卯壬寅,1Y。 ┌─────────────────────────────┐ │ 命理咨询服务 紫微斗数简化命盘www.mlzxfw.com │ ├──────-┬──────-┬──────-┬──────-┤ │天同忌 │武曲权天府 │太阳禄太阴科 │贪狼 │ │ │文曲 │天钺陀罗 │文昌禄存台辅 │ │破碎旬空 │天福虚哭天才 │天姚大耗截空 │蜚廉 │ │喜神 劫煞小耗│病符 灾煞大耗│大耗 天煞龙德│伏兵 指背白虎│ │ 病 辛巳│03-12死 壬午│13-22墓 癸未│23-32绝 甲申│ │兄弟宫 │命宫 │父母宫 │福德宫 │ ├──────-┼──────-┴──────-┼──────-┤ │破军 │ │天机巨门 │ │右弼火星封诰 │ │擎羊地空天喜 │ │龙池旬空 │性别: 男 │ │ │飞廉 华盖官符│ │官府 咸池天德│ │ 衰 庚辰│ │33-42胎 乙酉│ │夫妻宫 │农历: 庚子年七月廿九寅时 │田宅宫 │ ├──────-┤ ├──────-┤ │ │ │紫微天相 │ │红鸾 │子年斗君:申 │左辅 │ │天刑 │ │凤阁寡宿天寿 │ │奏书 息神贯索│ │博士 月煞吊客│ │ 帝旺己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43-52养 丙戌│ │子女宫 │ │官禄宫 身宫│ ├──────-┼──────-┬──────-┼──────-┤ │廉贞 │ │七杀 │天梁 │ │天马 │天魁地劫 │铃星 │天月 │ │天巫月解阴煞 │天空 │ │天官 │ │将军 岁驿丧门│小耗 攀鞍晦气│青龙 将星岁建│力士 亡神病符│ │83-92临官戊寅│73-82冠带己丑│63-72沐浴戊子│53-62长生丁亥│ │财帛宫 │疾厄宫 │迁移宫 │奴仆宫 │ └──────-┴──────-┴──────-┴──────-┘ 虚云禅师(西元1840年9月5日~1959年10月13日) ,祖籍湖南湘乡县。出生时母亲就去世 由庶母抚养长大。俗姓萧(一说“肖”),初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和尚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岁7月29日,诞生在泉州府署中。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虚云禅师幼时,从师读儒书,17岁离湘至闽,19岁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为师。次年依妙莲(1844-1907)受戒。 清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宗衣钵于妙莲和尚,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和尚。出家后勤修苦行。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赤山法忍和尚处获悟。 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后至鸡足山主持钵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缘建寺,至宣统元年(1909)自北京请得《龙藏》全部回鸡足山,敕改钵盂庵为护国祝圣寺。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滇军师长亲自督军上山捉拿虚云,虚云只身与其讲理,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虚云。民国七年(1918),虚云自南洋请玉佛回祝圣寺,并重建庙宇。此后,应滇、粤、闽军政大员之请,曾移锡昆明华亭寺,住持鼓山,重兴曹溪六祖道场南华寺。民国三十一年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历时3个多月。民国三十二年冬,规划重兴粤北云门山大觉寺。 1952年4月虚云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120岁。 降生 虚云法师之父玉堂公年逾四十无子,他的夫人颜氏在永春州的观音寺祈子,夫妇二人夜间同梦一长须著青袍者,头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二人惊起互告,颜氏遂有娠。第二年在泉州生下了虚云和尚。据老和尚的《自述年谱》上说,他初生下来时是一个肉团,颜氏夫人骇恸,气壅而死。第二天有卖药翁来,剖开肉团,得一男婴,这就是后来的虚云和尚。所以虚云自幼是由庶母王氏抚育成人的。 他幼时在泉州府衙,从师读儒书。十三岁的时候,祖母逝世,他随父送祖母及生母灵柩返湘乡安葬。家中作佛事,他见佛像经书、三宝法物,心生欢喜。十七岁时潜离家乡,想到南岳出家,道路不熟,途中又被家人追回来。玉堂公怕他再出家,为他娶了两房妻子-他兼祧他的叔父,所以早几年就为他订下田氏和谭氏二妻。他婚后与二女同居而无染。 出家 虚云禅师自幼即厌荤食,性喜恬淡。十二岁,跟随父亲奉生母祖母灵柩回老家安葬。葬礼之中,初见三宝法物,有喜欢之心,从此渐弃举子业而嗜佛典。随之,萌发弃世出俗之愿。十六岁,曾只身欲往南岳出家,行至半道被截回。后来又被父亲强徙至福州,并为之娶回田、谭二氏,强禁锢同居于一室。虚云却居内而无染。久之,出尘之志益坚。到清咸丰八年(1858),赋《皮袋歌》留别田、谭二氏,偕从弟潜至鼓山涌泉寺,投常渊开坐下出家,取法名古严,又名演澈,法号德清,即虔心奉佛,诵读经书,习学仪规。次年,依妙莲受具足戒。其后,为避父亲追寻,隐居于山后岩洞,长达三年。 发布者:
岑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