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咨询 - 紫微斗数 - 案例分析 - 四柱八字 - 玄空环境 - 相学知识 - 起名咨询 - 周易八卦 - 感悟人生 - 命理资料 - 咨询联系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
癸丑戊午己巳丁卯
运:丁巳丙辰乙卯甲寅癸丑壬子
┌─────────────────────────────┐
│        命理咨询服务 紫微斗数简化盘www.mlzxfw.com         │
├──────-┬──────-┬──────-┬──────-┤
│廉贞天钺天福 │天官         │             │天同         │
│贪狼忌       │巨门权       │天相         │天梁         │
│             │八座恩光天贵 │文曲命主文昌 │地空三台     │
│天姚天巫     │火星右弼阴煞 │天月         │左辅         │
│     临官丁巳│     冠带戊午│82-91沐浴己未│72-81长生庚申│
│福德宫       │田宅宫       │官禄宫       │奴仆宫       │
├──────-┼──────-┴──────-┼──────-┤
│             │                            │武曲         │
│太阴科       │                            │七杀         │
│             │性别: 男                    │台铺         │
│             │                            │蜚廉         │
│     帝旺丙辰│                            │62-71养  辛酉│
│父母宫       │农历: 癸丑年五月廿五卯时    │迁移宫   身宫│
├──────-┤                            ├──────-┤
│天魁         │                            │太阳         │
│天府         │子年斗君:亥                 │             │
│旬空         │                            │             │
│             │                            │寡宿         │
│02-11衰  乙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52-61胎  壬戌│
│命宫         │                            │疾厄宫       │
├──────-┼──────-┬──────-┼──────-┤
│             │紫微擎羊     │天机禄存     │陀罗         │
│             │破军禄       │             │             │
│地劫旬空     │截空         │截空         │诰乡         │
│孤辰天空     │铃星天刑     │月解         │天马天厨     │
│12-21病  甲寅│22-31死  乙丑│32-41墓  甲子│42-51绝  癸亥│
│兄弟宫       │夫妻宫       │子女宫       │财帛宫       │
└──────-┴──────-┴──────-┴──────-┘
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南通民间称他为“四先生”。光绪二十年恩科状元、立宪派领袖,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清末民初,时局动荡。张謇利用中央政权无暇顾及地方社会的三十年的时间空隙里,充分发挥其个人能量,完全按照自己意志进行实施,将家乡南通建设成为一个大不同于当时苦难中国的城市,一个让生活在动荡流离年代的国人看得见梦想的城市。
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令随伯、仲、叔三兄入邻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12岁时,謇父自辟家塾,延请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读其三子。14岁时,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负笈往西亭,从效祁先生的从子宋琳先生读书,膳宿其家。15岁起,间亦从效祁子、江南乡试举人宋琛先生问业。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县人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同治八年(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其后如皋张氏贪得无厌、索酬无已,后竟控诉于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于是“冒籍案”发。自此连年缠讼,使张謇吃足了苦头,家道也转入困顿。幸赖通州知州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久余怜士惜才、曲为援护,屡费周折,才得以销如皋控案而归通州原籍。同治十三年(1874),张謇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孙云锦。光绪二年(1876年)夏,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前往浦口入其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参与了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光绪六年(1880)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自1874年起,他先后投身于孙云锦(时任通州知府)、吴长庆(淮军将领)幕下。作为吴的主要幕僚,他参与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深为吴氏赏识。1885年,他赴京参加顺天乡试,高中第二名。1894年,又考中状元。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他人生道路的分水岭,深重的民族危机最终促使他毅然放弃传统的仕宦之途。鉴于国弱民贫的现实,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从1895年起,他在南通先后创办了大生纺织公司、垦牧公司、通州师范学院、南通博物苑等工业、教育、文化、科普事业。他利用海滨盐荒、兴办盐垦公司,推广植棉,是全国的首创。南通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等,开全国风气之先。他把南通各专门学校的学习水平提高,扩建校舍,添增教学设备,合并为南通大学。他欣然接受西方文明,重用外国人才,但反对将国外的教育方法简单“嫁接”过来,而是主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行严格教育。他认为:“师道贵严,中外同轨。非是则无所为教,无所为学。……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有害群者去之,无姑息焉。”为转变社会风俗和繁荣地方戏剧,1919年他邀请了著名的导演兼剧作家欧阳予倩,在南通办起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伶工学社,并且建造了一座更俗剧场。剧场实行一些文明的规定,如观众按号入座、不许随地乱扔果皮、不许乱喊乱叫等,确实起到了移风易俗的积极效果。此外,他在军山设立气象台,“一方面为农事的测候预防,一方面为农学生实习气候的地方”。一战期间,张謇的大生企业系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到1923年,它的资本总额达到了3448余万元,为当年申新、茂新、福新企业系统资本总额的3.5倍以上。此后,受内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通实业走向衰落。但张謇直接开启并促进了南通地区的近代化,为全国树立了楷模。
  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丁文江在张謇追悼会上演说时曾指出:数年前余在美时,美前总统罗斯福死后,凡反对之者,无不交口称誉。今张先生死,平日不赞成他的人,亦无不同声交誉”张謇在民国时期有着较高的声誉,这与他在中国实业、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发布者: 岑宵子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