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死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清朝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丑时 八字:己丑丁丑己丑乙丑 ┌─────────────────────────────┐ │ 命理咨询服务 紫微斗数简化命盘www.mlzxfw.com │ ├──────-┬──────-┬──────-┬──────-┤ │天同 │武曲禄天府 │太阳太阴 │贪狼权 │ │文曲忌陀罗 │禄存 │擎羊台辅 │天钺天喜 │ │天哭龙池 │月解大耗旬空 │天虚旬空 │天刑天厨截空 │ │小耗 指背官符│青龙 咸池小耗│力士 月煞大耗│博士 亡神龙德│ │72-81临官己巳│62-71冠带庚午│52-61沐浴辛未│42-51长生壬申│ │奴仆宫 │迁移宫 │疾厄宫 │财帛宫 │ ├──────-┼──────-┴──────-┼──────-┤ │破军 │ │天机巨门 │ │火星 │ │文昌 │ │阴煞 │性别: 男 │天官凤阁蜚廉 │ │将军 天煞贯索│ │官府 将星白虎│ │82-91帝旺戊辰│ │32-41养 癸酉│ │官禄宫 │农历: 己丑年腊月十八丑时 │子女宫 │ ├──────-┤ ├──────-┤ │ │ │紫微天相 │ │左辅封诰 │子年斗君:寅 │地空 │ │天寿 │ │寡宿 │ │奏书 灾煞丧门│ │伏兵 攀鞍天德│ │ 衰 丁卯│命理咨询服务网mlzxfw.com │22-31胎 甲戌│ │田宅宫 │ │夫妻宫 │ ├──────-┼──────-┬──────-┼──────-┤ │廉贞 │ │七杀 │天梁科 │ │天月红鸾 │ │天魁地劫 │铃星天马 │ │天福孤辰天空 │破碎天才 │天姚 │天巫 │ │飞廉 劫煞晦气│喜神 华盖岁建│病符 息神病符│大耗 岁驿吊客│ │ 病 丙寅│ 死 丁丑│02-11墓 丙子│12-21绝 乙亥│ │福德宫 身宫│父母宫 │命宫 │兄弟宫 │ └──────-┴──────-┴──────-┴──────-┘ 太虚大师(1889--1947)近代高僧,以倡导人间佛教而著称。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号太虚。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三十一年16岁,入苏州小九华寺披剃为僧。出家后即往宁波天童寺依寄禅和尚受具足戒。嗣往永丰寺就歧昌和尚学经。越岁复住天童寺修禅学佛。时与闽僧圆瑛、会泉为同参,相与参究禅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太虚连任南普陀寺两届方丈(兼院长)任满,引退返沪,但仍与厦门佛教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二十四年再度卓锡厦门讲学,在佛学会和闽南佛学院,开示论题为《佛学会与实现佛化》、《佛化与现代中国》和《法师与学僧应如何爱护学院》等。鼓励佛学会众会员,要把研究佛学与实现佛化人间的行为结合起来,为振兴佛教做贡献。谆谆教诲学院师生,要爱国爱教,树立为国家为佛教的兴亡而献身的精神。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太虚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吁全国佛教徒行动起来,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并首先发表《电告日本佛教徒书》,要求日本佛教徒以佛教“和平止杀”的精神,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同时又通电全国佛教徒,播讲《佛教与护国》的论述,动员组织“佛教青年护国团”,积极参加救护工作、宣传工作以至地下斗争工作。并响应“航空救国”和“伤兵之友”等抗日爱国活动,募资捐款支援前线。二十八年,发起组织佛教“国际访问团”,远赴缅甸、印度、锡兰以及星、马各地,宣传抗日救国,发动各地华侨、华人和广大佛教徒、佛教团体,积极支援祖国抗战。三十二年,与于斌、冯玉祥、白崇禧等著名将领和宗教界首要人物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呼吁全国各宗教团体和全体宗教徒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因其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授予他宗教领袖胜利勋章。 太虚为现代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僧伽楷模,他不仅为爱国护教做出重大的贡献,而且对培育僧才,整顿僧制更不遗余力。太虚一生创办或主办的僧教育学院有: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世界佛学苑、重庆汉藏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北京佛教研究院。创办佛教刊物有《海潮音》月刊和《觉群周报》等。组织佛教团体有世界佛教联谊会、中国佛教会、中国佛学会、中国宗教联谊会、世界素食同志会等等。抗战胜利后,受任为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论》、《法理唯识学》和《真现实论》等等。后由其门下弟子编辑《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民国三十六年(1947)3月17日,太虚于上海玉佛寺圆寂,荼毗后得舍利子300余颗。厦门分得舍利多颗,三十七年由其皈依弟子蔡吉堂、许宣平、虞愚等为建舍利塔于虎园路半山堂。1984年迁建于南普陀寺后五老峰山顶太虚台上。太虚台前亭后塔,亭中立一石碑,高约2米,上镌当代画家丰子恺为太虚大师造像。造像法相庄严安详,神态栩栩如生。像下有书法大家虞愚题铭,铭志大师住世大德。 另外根据《佛光大辞典》记载:太虚大师为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并派遣学僧分赴西藏、印度、锡兰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之研究。其造就培养之人材甚多,有法舫、法尊、芝峰、印顺、 大醒、大勇等人。 其中以芝峯法师,法舫法师,大醒法师,法尊法师。此四位法师世称“太虚大师座下四大金刚” 发布者:
岑宵子
2012-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