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骧陆老居士(1883-约1965),字相六,浙江海宁盐官人,王欣甫(豫熙)第六子,王宽基弟。无相密心中心法(印心宗)二祖。受家庭影响,擅长诗文、书法。二十年代末,随大愚阿奢黎修无相密乘心中心,得悟心要,方知念佛之落处。1958年居士现病相于沪寓,仍谆谆开示学人,毫无吟苦痛之状,力竭乃以笔代言。约在"文革"前,病笃,手结随心陀罗尼印契,右侧吉祥卧,安然而后人尊称"印心宗二祖"。 社会评价 达摩西来,拈花印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旨,由于我中华民族人文优秀,品质高超,兼具儒道教之广博基础,经师师相授,洗练发扬,于唐、宋间大放异彩,腾辉灿烂,蔚为我中华佛教之奇葩。殆南宋以降,去圣时遥,人心不古,道基渐薄,于直指之机,不甚相应,宗下大法,为顺应时机,乃一变宗风,改直指为参话头,藉疑情之便,遮断妄念而爆发真机,彻见本真,用心亦良苦矣。降及近代众生障重而根劣,虽亦孜孜参究话头,争奈疑情难起,退而重于默念话头,致二三十年不得消息,使一时磅礴高峻、门风雄异之禅宗日渐衰落而至于奄奄一息。即今仅存之临济宗,也多以法卷传法,而不能于悟道明心后传付衣钵,良可慨也。 大愚阿阇梨于庐山东林寺,坚苦卓越,修般舟三昧,历尽艰辛,深入禅定时,感普贤菩萨现身灌顶,授法。谓密藏内有心中心无相上乘密法,合应末法时代众生之机,藉佛、菩萨加持之力,以证本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用以补禅宗仅恃自力修行之不足,最合时代机宜。愚公于感激涕零之余,奋志苦修八年,彻证本真后,下山弘法,一时轰动大江南北,望风皈依受法者,不下数万人,入室弟子亦有二百余人。嗣因广大信众重神通而不重道,愚公乃易装归隐,嘱得其心髓之弟子王公骧陆嗣法传道,后人尊为印心宗第二祖。 骧公嗣法后,接引后进,不遗余力,先后于天津和上海建立印心精舍,广传心中心大法,授徒亦不下万余人,信而有徵,修而有得者,亦有数百人。公于说法之暇,将历年心得和布道经验,述以文字,以传后世而广弘扬。其一生著作,种类繁多,不拘一格,皆是劝导世人崇道为善,勉励青年努力向上,敦促佛子精进取证,与阐述佛经幽隐含义,以助修道人圆证菩提,速登彼岸者,其有利于个人修养,社会安宁,国家富强,自不待言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