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姓伊,名挚,小名阿衡,是商朝初年著 名丞相、政治家、思想家,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 《水经注疏·郦道元·卷十五·伊水篇》:“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萝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 撤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在厨师家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伊尹学到了高超的厨艺。他年纪轻轻就开始给国君宴席掌勺,做了宫廷厨师,吃喝不愁,生计无忧。可是伊尹的志向远不止如此,他的理想是辅佐君王,治国平天下。 一次,有施国首领和有莘国首领举行两国领导人双边会晤。会晤结束之后,有施国首领带着他的女儿妹喜,到有莘国做国事访问。 大人在里面谈论国家大事,小孩们就在外边玩耍。小妹喜发现伊尹不仅学问高深,而且长得很帅气,就喜欢上伊尹。 妹喜长得花容月貌,伊尹也非常爱慕,长大后的妹喜和伊尹,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两人经常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亲密无比,让人羡慕不已。 但是,后来悲剧发生了,夏桀觉得有辛国首领不太听话,发兵教训他。 有辛国首领打不过夏桀,于是,棒打鸳鸯,把妹喜献给了夏桀。 伊尹和妹喜生离死别,海誓山盟,下定决心要克服万难,重新走到一块。 妹喜进宫后,深受夏桀喜爱。她在桀给予她的荣华富贵中终日浑浑噩噩。 伊尹在底层继续摸爬滚打,努力学习尧舜之道,寻找明君,以求一展才华。 有一次,伊尹得到消息,有莘氏将与东方的商国联姻,商国的国君汤要娶有莘氏国君公主为妃。 伊尹因为喜欢分析天下大势,他眼光独具,在了解夏桀的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之后,察觉夏亡不远。 他想势必会有新人取代,但是有莘君主,胆小不能成大事。伊尹对商也有了解,知道商汤是一个雄图大略之主。 伊尹觉得这是他改变命运的绝好机会,主动申请成为了有莘氏公主的陪嫁家臣。 当然,他对自己的能力也是充满信心,只有有机会,他就能一飞冲天! 就这样,伊尹来到了商,见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明主——商汤。 经过多次交谈,商汤发现伊尹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对伊尹大为折服。 伊尹还有胸有壮志,对夏朝的暴虐统治极其不满。商汤明白,伊尹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贤才,于是免去伊尹奴隶身份。 他不顾手下贵族的反对,不以伊尹的身份卑贱为异,破格擢升伊尹为相,让他执掌国家大政。 而伊尹也没有让商汤失望,他教汤效法尧舜的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 伊尹为了能帮助商汤讨伐夏桀,于是自请去夏朝做了小吏。 他没事就出去逛,跟百姓唠嗑,刺探乡情,了解百姓对夏桀的态度。 在了解夏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之后,便大胆判定夏亡不远,于是开始跟商汤为伐夏战争事宜做准备。 为了深入了解夏朝的政情和军事实力,为了接近朝思暮想的妹喜,伊尹再次赴夏王朝开展情报工作。 伊尹和昔日的恋人妹喜终于重逢了,他说服妹喜转化为自己的卧底,成为安插在敌营里的一颗最出其不意的棋子。 那时妹喜失宠。夏桀攻打岷山氏时,岷山氏献出了两个美女以求和解,夏桀有了新宠,便忘记了自己的元妃子妹喜。 妹喜心有愤恨,而伊尹正好利用这个时机重回夏朝与妹喜合谋,刺探出夏朝核心的军事机密,安全返回故国。 事无巨细的了解对手对于伊尹来说非常重要,而夏桀昏庸的消息也更加坚定了伊尹要帮助成汤夺取天下的决心。 伊尹联络夏臣,扩大敌人内部矛盾,削弱夏朝实力,为后来的灭夏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伊尹在了解到夏桀已经失去民心时,就让商汤试着不再向夏桀进贡来试探夏桀的反映。 顺便也要试探一下九夷等方国对夏桀的反映。 没想到夏桀看到商汤不再进贡,觉得王权的尊严受到挑衅,于是怒而“起九夷之师”。 此时,九夷等方国仍然听从夏桀的调遣,伊尹一看时机还不算成熟,于是让商汤恢复朝贡以来谢罪。 夏桀的王权一旦开始被人挑衅,那么别的方国自然个个都开始蠢蠢欲动,再加上夏桀的残暴贪婪,早就人心向背。 得知各国的意愿以及夏朝核心的军情时,第二年又建议汤不再向夏朝进贡。 而夏桀想要再次聚集九夷之师来攻打汤时,这时已经没有人再听他的号令了,甚至还有别的氏族首先叛反。 伊尹见时机成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准备灭夏。 先后灭掉了忠于夏王朝的葛、韦、顾和昆吾等夏朝属国,摧垮了夏王朝统治兖、豫地区的重要支柱。 在伊尹的辅助下,成汤励精图治,顺应了历史和民心。 公元前1600年,成汤发动对夏朝的总攻,成功灭掉夏朝,并建立商朝取代夏朝,统治华夏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