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咨询 - 紫微斗数 - 案例分析 - 四柱八字 - 玄空环境 - 相学知识 - 起名咨询 - 周易八卦 - 感悟人生 - 命理资料 - 咨询联系
站 内 搜 索
神奇的春秋季札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岑宵子 发布时间:2025-04-03

季札(前576年—前485年),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吴太伯二十世孙(一说:吴太伯十九世孙) ,吴王寿梦第四子,吴王诸樊、余祭、夷昧之弟。因在四兄弟中排行第四,故称季,世称公子札、吴季子、季子。 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年)被封于延陵,人称“延陵季子”。 
季札淡泊权位,有远见卓识。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前561年),寿梦临终前想传位于季札,季札力辞。诸樊去世前授命传位于其弟余祭,欲兄弟相传以至季札。吴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出使各国。出访鲁国,请观周乐,对诗乐有精深的分析;访问齐国,劝晏婴交出封邑官职以免祸,晏婴从之;出使郑国,告诫子产以礼治国;到了卫国,称赞卫国君子很多,国家没有忧患;来到晋国,预言晋国政权将落入韩、赵、魏三家之手。余祭去世,余昧继承王位。余昧去世,欲传位于季札,季札不接受。吴人立余昧之子僚为吴王。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季札出使晋国,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自立为君。季札归国,予以承认。 [吴王夫差十一年(前485年),季札成功劝说楚军从陈国退兵。 
吴王诸樊元年(前560年),诸樊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
吴王诸樊十三年(前548年),诸樊在伐楚战争中中箭身亡。 他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因为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依次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
吴王余昧十七年(前527年),余昧去世,想传位于其弟季札。季札为避让而离去。于是吴人说:“先王有令,兄死弟继位,一定传国给季子。季子现在逃脱君位,那王余昧成为兄弟中最后一个当国君的人。现在他死了,其子应代其为王。”于是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吴王。
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楚平王去世。吴王僚想趁机攻打楚国,就派季札去晋国观望形势。季札出使期间,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吴王僚。据《史记》记载,公子光随即自立,即阖闾。 季札回到吴国,说:“只要对先君的祭祀不废止,人民不至于没有国君,社稷之神得到奉祀,那就是我的国君。我敢怨责谁呢? 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来对待天命安排。祸乱不是自己制造,就应听从新立之君,这是先人的原则啊。”于是季札到王僚的墓上,回报了自己完成外交任务的经过,痛哭吴王僚一番,之后回到朝廷中自己的位置等待新君之命。《春秋公羊传》则记载,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后请季札继承王位,但季札坚辞不受。他认为若自己接受王位,等于二人同谋;若自己杀了阖闾,就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没有尽头。由于不肯同流合污和骨肉相残,季札遂前往封地延陵,终生不入吴国国都。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咨询岑宵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463279608 微信号:mlzxfw
Copyright&2007-2024版权所有 命理心理咨询 管理入口
浙ICP备10019250号-1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2222号
Baidu